乐鱼体育官网入口app-葛红林:团结一致 凝心聚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有色力量
日期:2024-05-06
团结一致 凝心聚力 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有色力量
——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四届六次理事会上的报告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 葛红林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四届六次理事会暨四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如期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分析有色金属工业运行情况及面临的形势任务,总结协会过去一年的工作,对下一阶段工作做出安排部署。理事会工作报告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2023年行业的发展情况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有色金属行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稳经济增长的决策部署,着力优化产业结构、防范化解风险,工业增加值、主要产品产量、实现利润、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增速均超过全国工业平均水平,行业发展质量进一步提升,继续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交出了一份超出预期的良好答卷。
从产业运行看,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十种有色金属产品产量首次突破7000万吨。2023年,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470万吨,同比增长7.1%。其中,精炼铜产量1299万吨,同比增长13.5%;电解铝产量4159万吨,同比增长3.7%;工业硅产量370万吨,同比增长13.8%;压延加工方面,铜材产量2217万吨,铝材产量6303万吨,分别同比增长5%和5.7%。中国有色金属产量约占全球有色金属产量的57%。
二是有色金属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创十年历史新高。2023年,有色金属工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7.3%,继续保持高位增长,增速比上年增速加快2.8个百分点,比全国工业投资增幅高8.3个百分点。特别是对光伏、风电、锂电等新能源领域的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和材料投资大幅度增加。
三是国际贸易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进出口贸易总额3315亿美元,同比增长1.5%。其中,铝材及制品出口虽有所下降,但出口总量仍达到809万吨,处于历史第三高位;全年实现铜材净出口32万吨,创历史新高,铜板带、铜箔等中高端产品首次实现了净出口;稀土冶炼分离产品5.2万吨,同比增长7.3%,稀土永磁体等中高端产品出口占比不断提升,已接近稀土产品出口总量的50%;铟、硒、铼、锗等稀散金属在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同时,金属进口量增长幅度均超过50%,稀散产业正在从出口导向向进出口并重的“双向贸易”转变。
四是行业利润实现23.2%的大幅增长。2023年,铜、铝、铅、锌等大宗品种价格小幅徘徊波动,而碳酸锂、多晶硅等新能源品种价格大幅波动下跌,在不同产品价格出现分化的市场情况下,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实现营收7.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实现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4%;实现利润总额3716亿元,比上年增长23.2%,约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的4.8%。
从产业发展看,2023年呈现不少亮点。主要表现在:
一是战略资源保障再上新台阶。2023年,我国铝土矿进口量创历史新高,超过1.4亿吨。其中,70%是以中铝、魏桥为代表的中资企业的自有权益量,是海外资源保障程度最高的金属品种;紫金矿业实现矿山产铜101万吨,成为我国目前唯一矿铜破百万吨大关的企业,进位全球前五,跨入全球矿业公司第一方阵;中国五矿收购博茨瓦纳霍马考铜矿,迈出央企“走出去”新步伐;中信强化与巴西矿冶公司投资合作,夯实了铌贸易资源保有量,一批中资企业在津巴布韦等锂资源项目稳步迈进。我国关键矿产资源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二是科技赋能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行业企业坚持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对“新三样”及国防军工材料供应方面提供了坚强支撑;高温超导材料、液态金属、增材制造材料等有色金属前沿材料批量进入市场;数控机床刀具、大规格轻合金等关键材料实现国内需求保障。2023年,我国有色金属工业新材料营业收入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约占行业总营业收入的15%,成为支撑行业发展的新增长极。
三是产业结构优化重组再上新台阶。中国稀土集团高效完成福建、广东等地的中重稀土产业整合,全面完成国内多个地方的稀土资源整合任务,我国稀土产业发展新格局加速构建;中金岭南重整东营方圆后运行稳健,风险得到有效化解,企业迎来重生;锂、钴、镍等行业原料端企业与中下游材料企业、电池企业等积极加强战略协同,进一步优化了产业链、强化了供应链、共建了价值链。更为可喜的是,一些企业跨行业进入有色金属行业,带来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四是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再上新台阶。行业企业积极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通过产能置换,向水电资源丰富的云南、四川、青海及风光资源丰富的内蒙古等地转移电解铝产能,自备电向网电转化,并通过电力市场化交易积极消纳绿电,截至目前,我国电解铝行业绿电使用比例已提升至25%左右,电解槽石墨化阴极使用比例达到48%;2023年,国内又有多家铜冶炼企业先后完成PS转炉环保改造工作;行业4项技术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二十大绿色低碳技术;我国赤泥利用量超过1000万吨,同比增长25%,利用率达9.8%,居国际领先。
五是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再上新台阶。行业企业积极推进生产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建设,2023年,白银有色、云铝文山等14家企业入选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中铝集团、江西铜业、金川集团、紫金矿业等企业联合华为公司编制发布《金属矿山数字化转型白皮书》;一批数字化建设项目落地实施,在产企业加大智能化改造力度,自动控制、工业互联网架构深度融入矿山、冶炼、加工全生产流程当中。
新时代以来,高科技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潮流,为有色金属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应用场景,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在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基础性支撑的同时,进一步做强做优做大有色金属行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突出做好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在战略资源保障上再下功夫。我国是资源消费大国也是进口大国,国内镍原料、钴原料、铜原料对外依存度分别达到95%、99%和80%,铝土矿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增加,2023年已接近60%。短期来看,国内矿山和再生利用难以满足我国产业发展的全部需要。近年来,行业企业践行“走出去”战略,开展国际产能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资企业在境外获取的铜、铝、镍、钴、锂等战略性矿产资源量分别达到1.8亿吨、80亿吨、2200万吨、800万吨、7000万吨(LCE),均超过国内资源量。但随着一些国家对关键矿产、关键产业控制的不断增强,构建所谓的“矿产联盟”“金属XX”,一些非市场因素对国际产业分工影响不断加大,同时,一些资源地国家矿业政策经常性调整,不断增加了我国境外资源获取的难度和成本。资源保供非一时之功、一企之责、一域之事,我们必须扛起“资源报国”的使命担当,坚定“资源强企”的战略方向,力争未来有更多企业跨入全球矿业的“第一方阵”。
二是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再下功夫。现阶段,尽管行业运行情况总体向好,但部分领域产能扩张冲动仍然较强。从传统大宗品种看:铜冶炼产能扩张过快,从2014年到2023年的10年间,国内粗铜冶炼产能从552万吨/年增加到940万吨/年,而这10年间国内铜精矿产量基本维持在160万吨左右,几乎没有增加。在铜冶炼规模已经庞大的基础上,如果未来两年拟上的300万吨/年粗铜冶炼项目建成,将不可避免导致铜精矿加工费的下降,铜冶炼企业的经济效益将受到侵蚀。从中间产品的氧化铝看,从2014年到2023年的10年间,国内氧化铝产能从6500万吨/年增加到1.03亿吨/年,几乎翻番。按照国内电解铝4500万吨/年的产能“天花板”测算,现有氧化铝产能正常运行即可完全满足需求。如果未来两年拟上的88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建成,即使不考虑国外新上氧化铝项目供应,国内氧化铝产能也将出现刚性过剩。从新能源矿种看,碳酸锂和多晶硅产能扩张迅猛,2023年,形成碳酸锂产能110万吨/年,形成多晶硅产能210万吨/年,同比增长都超过了80%。这也是导致碳酸锂和多晶硅近一年价格深度走低的重要原因,即便拟建项目放缓,到2024年底,碳酸锂仍将新增产能10万吨/年,多晶硅产能将达到330万吨/年,将进一步加大供需错配矛盾。我们要汲取过去电解铝产能过剩的教训,借鉴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功的经验,进一步加强行业协调和企业自律,不能等到过剩的矛盾集中爆发后,再来达成共识,再来被调控,这样行业必受损、企业必吃苦。
三是要在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再下功夫。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而是要“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我们要以总书记的讲话作为行业发展的根本遵循,将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度融入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之中。要锚定高端化目标不放松,主动把握行业新技术和新模式的发展,以颠覆性工艺创新和流程再造,增创产业迭代竞争力;要锚定智能化目标不放松,围绕企业核心功能,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数字化矿山、智能化工厂、智慧型企业建设,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要锚定绿色化目标不放松,加快有色金属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转型,以国际一流的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成效,塑造更加绿色的行业新形象。
第二部分
2023年协会的主要工作
2023年是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机构改革的起步之年,在中央社会工作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协会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奋进力量,夯实发展根基,取得了积极成效。
一是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更加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协会党委始终把“学思想”摆在首位,认真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协会一贯到底、落实落地。
二是扎实开展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协会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取得了明显成效,得到了巡回指导组的高度评价。
三是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升协会业务工作。协会始终坚持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持续加强干部和员工队伍建设,不断提升“三服务”的作风和能力,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奋进向上的工作氛围。
2023年,协会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聚焦行业热点难点,以解决问题为目标,取得了以下工作成效。
(一)聚焦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统筹发展与安全,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畅通稳定。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起草解读《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提出行业稳增长主要目标,扎实推进有色金属工业平稳健康发展;围绕资源安全,开展战略矿种、共伴生资源、海外项目等前瞻研究,组织《“十四五”全国矿产资源规划》有色金属部分中期评估,宣贯解读《矿业权出让收益征收办法》,配合有关部门强化储备选型论证,建言献策助推国家战略资源储备扩容升级;针对几内亚氧化铝项目建设问题,加强与政府部门、有关驻华机构沟通,主动协调相关利益方共同推进,已完成各方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以及项目可研报告审查;协助商务部开展外贸供应链风险和出口竞争力指标体系评估;针对锂、硅等战略金属品种价格大幅下跌的问题,协助政府部门加强与企业上下游沟通,努力稳定市场预期。
(二)强化科技引领,健全标准质量体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组织申报重大专项,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攻关工程项目中,协会推荐的13个项目立项批复,获批专项经费6.35亿元。按照国家奖励办要求,组织开展国家科学技术奖行业遴选,提名15个项目;推荐行业7家企业和2个项目申报第八届中国工业大奖。组织开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评审,2023年收到申报项目470项,为历年最高,共有208个项目获奖。组织开展行业标准质量工作。2023年,下达标准制修订计划243项,全年发布标准230项,其中国标105项、行标55项、协会团体标准70项。组织推荐2家企业获得“2023年全国质量标杆”称号。开展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建设,220个QC小组、67个班组分获“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此外,全行业还新增2名两院院士。
(三)围绕绿色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按照碳达峰实施方案要求,制定并发布《有色金属行业低碳技术发展路线图》,梳理行业重点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攻关示范共性关键技术及颠覆性前沿技术三大类,共计38项;在行业开展低碳节能改造项目征集及低碳技术推广,编制《有色金属行业节能诊断服务指南》;成立绿色产品评价中心,发布《绿电铝评价及交易导则》,开展全国首批次绿电铝产品评价;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开展电解铝碳排放核查核算、配额方案分配等研究,加快推进有色金属行业低碳标准化工作;实施ISP工厂、PS转炉工艺转型升级推进工作;切实推进再生资源、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编制《再生钨原料》《回收镓原料》《回收锌原料》等一系列再生原料标准,组织召开2023赤泥绿色利用国际论坛,协调争取国家近4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赤泥绿色利用示范项目建设。
(四)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发出“中国有色声音”,努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充分利用中国有色金属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平台,组织召开刚果(金)投资企业座谈会,解决企业实际困难;与中非发展基金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与俄罗斯铝业协会、国际铝业协会分别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与跨国公司、国际组织等的联络协调,外事会谈量、质双提升;恢复召开伦敦中国有色金属报告会,来自全球的近400名代表出席会议,搭建了中外有色金属行业交流的平台,在世界舞台发出“中国有色声音”;协会主要领导赴里斯本出席国际铅锌研究组年会,发表题为《携手并进 共同开创全球铅锌工业美好未来》的主旨演讲,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欧盟CBAM与中国产业双循环主题圆桌会议上作题为《对欧盟碳关税的几点行业看法》的发言,引起强烈反响;协会相关部门出席了欧盟税务和海关同盟总司在京召集的欧盟碳关税沟通会,进一步阐明了对欧盟碳关税的观点和看法;成功组织再生有色金属企业赴美国和东南亚、欧洲产业交流团,行业职业教育工作持续走深走实,服务行业企业“走出去”,不断提升行业对外开放水平;针对愈加严峻的国际贸易形势,组织行业企业全力应对贸易摩擦,分别于2023年3月和7月取得“巴西案”再次延期3个月征税和“泰国案”无措施结案的效果,切实维护了国家和行业利益。稳步推动标准国际化战略,有效运行“铜及铜合金”“锂”等4个国际标准化秘书处工作,参与ISO国际标准研制,发布4项中国牵头的国际标准,标准国际地位明显增强,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
(五)凝聚行业共识,推进行业自律,引领发展方向。就铜、铝、铅锌、稀土、镓等品种及压延加工、海外投资等,分别组织骨干企业沟通交流,发挥头部企业带头作用,聚焦问题、明确路径、统一行动,达成行业共识12项,有效维护良好产业发展生态。利用协会各种平台,努力引导氧化铝、铜冶炼工业控制扩张步伐。参照铜原料进口方式,协调国内重点锌原料进口企业筹建联合谈判小组,努力提升我国锌产业原料采购议价能力。2023年以来,协会还下大力气开展企业信用评价与诚信体系建设,组织大规模调研、宣贯、培训活动,促进行业自律,44家行业企业获得最高的3A级信用等级评价。
(六)践行“三服务”宗旨,助力政府决策,服务行业企业。聚焦热点焦点,编印4期行业重大信息专报,及时报送中财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国资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有关部门,得到高度重视;围绕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战略金属、关税调整、稀土总量指标管理等行业关键问题,研提措施建议,服务政府决策;就镓、锗相关物项列管问题,组织多轮专家研判分析,帮助指导重点企业不断提高合规意识和水平,规范两用物项出口行为,召开镓骨干企业专题研讨会,为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做了大量细致工作;持续深入开展期现互动、产融合作,助推上期所氧化铝期货、广期所碳酸锂期货/期权成功上市;首次举办中国有色金属行业ESG培训班,满足行业企业对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能力不断提升的需求。2023年,协会新发展会员235家,会员总数、会费收入均创历史新高。
(七)抓实信息服务,开展系列研究,强化基础支撑。在继续做好“三位一体”预测预警指数体系研究等常规信息服务的同时,每季度定期召开新闻发布会,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共同召开4次行业季度重点骨干企业运行情况座谈会,分析研判行业运行情况,得到一致好评;继续完善新的十种有色金属(去汞加硅)统计相关工作,发布有色金属企业50强和海外资产20强榜单,编印《中国有色金属发展报告》《有色金属统计》,复刊稀土分会内部会刊《中国稀土》,受到行业企业欢迎。2023年,协会按照有关部门要求,结合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承担《铜产业强国战略研究》《电解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优化研究》《稀有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等各类重点课题与专项工作等38项;主动服务地方政府,开展有色产业转移和对接,不断提高与地方、园区、机构的战略合作层次,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努力拓展服务广度和深度。
(八)精心策划品牌活动,搭建行业交流平台,进一步擦亮协会牌子。协会始终坚持品牌办会、特色办会,创新办会,中国国际铝业周、中国国际铅锌周、中国国际铜业周、中国国际镍钴工业年会、再生金属国际论坛、中国硅业大会、中国锂业大会等系列品牌活动成功延续举办,进一步宣贯了政策,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坚定了担当;克服困难,恢复召开伦敦中国有色金属报告会、中国稀土论坛、中国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等重要活动,在协会理事会期间精心组织“企业家高峰论坛”,分享企业家们长期耕耘有色、谋划有色、发展有色的独到见解;与华为公司合作,首次召开中国有色金属数字化转型发展论坛,探索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进一步擦亮了协会牌子,提升了行业影响力。
2023年协会的工作得到了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等国家部委的关心和帮助,各位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
第三部分
2024年的工作安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行业发展工作,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着力推动行业与协会高质量发展,不负中央期望重托,不负行业信任支持。今年,要突出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协会一贯到底、落实落地。有色协会会员企业众多,产业链长、产品细分广,特别是事关战略性和关键矿产的品种多,在行业发展和国际交往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一举一动事关国家形象、事关行业发展、事关会员利益。我们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体现到协会工作与行业高质量发展上来。要进一步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对主题教育中的好做法好经验,及时以制度形式固定下来,推动经验变制度、标杆变标准、示范变规范,确保常态长效。
第二,心系“国之大者”,聚焦主责主业,加快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要敢为、能为、善为,真正发挥好协会的正确作用。要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抓住行业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声,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和市场预期,增强信心、预期和底气;围绕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落实“双碳”目标等重大问题,谋划服务新思路,探索服务新途径。特别是要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宣贯,最大化地凝聚共识,不断开创行业自律自治的有效新方式、新途径。
第三,瞄准世界一流目标,深化学习型、研究型、服务型协会建设。要始终把自身能力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以更高标准对标一流,持续强化协会“软实力”。要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围绕行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组织行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分享见解,打造高水平的“有色大讲堂”;要进一步规范业务行为,健全组织与分支机构,拓宽服务领域,着力提升协会数据信息服务能力、战略研究能力和行业协同能力。要真正发挥好协会的正确作用,真正成为会员之家。
第四,积极融入国际交往,更好服务于行业企业走出去。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机构交流合作,发挥好“软联通”作用,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全球性行业话题讨论,为全球产业发展作贡献;要进一步用好有色国际产能合作联盟和贸促分会等平台,引领服务行业高质量“走出去”,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要进一步拓宽中国有色的“音域”,今年,除了在伦敦召开有色金属报告会以外,我们还将尝试把一些国际会议、论坛放到国外召开,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从中传播我们的理念、宣介我们的主张、树立我们的形象。也希望大家能积极参与进来,一起讲好中国有色故事。
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团结一致、凝心聚力,以行业发展的切实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有色力量!
【 上一条新闻】 【 下一条新闻】 【返回】 |